院校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院校报道

【两会视点】全国政协委员杨爱明:公共就餐场所必须提供公筷以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

我国是胃癌大国,胃癌人数占全世界胃癌总发病人数的44.5%。从统计数据来看,胃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胃癌的诊治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支出。

幽门螺杆菌已被国际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I类致癌因子,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同时也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淋巴瘤等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大量研究表明,我国胃癌的高发病情况与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情况具明确相关性。因此,做好幽门螺杆菌的防控,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病率。

目前,中国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已从41.5%上升到72.3%。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唾液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会在感染者使用过的餐具上存活一段时间。我国绝大多数餐馆都不采用分餐制。多人共餐时,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餐具传染他人。因此,使用公筷或其他公共餐具可以显著避免不同就餐者相关疾病的交叉感染。


WechatIMG1285.jpg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主任杨爱明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主任杨爱明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就餐场所的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的要求:大多数餐饮场所未能主动提供公筷或其它公共餐具;部分餐饮场所虽提供了公共餐具,但由于公筷和私筷区分标志不明显,就餐者稍有不慎,就出现了公筷私筷混用的情况;就餐者对使用公共餐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嫌麻烦,使得公筷成为摆设。

今年两会,杨爱明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应该要求公共就餐场所必须提供安全可靠的公筷等公共餐具,最好根据餐食的特点提供方便、适用的公用的取餐工具,包括筷子、勺子、夹子等;在公共餐具的颜色、长度、形状等标识上也应作出规定,以避免公筷私筷混用现象;存放公共餐具的场所和消毒设备也应符合相关的卫生要求。

他还建议,有关部门可通过电视、广播及新媒体等途径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危害性和使用公筷重要性的认识,培育新型就餐礼仪;医务工作者可通过出版图书、日常诊疗、制作视频等形式,普及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和使用公筷重要性;公共就餐场所可张贴醒目广告,鼓励使用公共餐具,倡导健康文明餐饮习惯。


来源: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