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简称“所院”)张磊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基因治疗临床研究,中国首个血友病B基因治疗产品波哌达可基注射液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中重度血友病B(先天性凝血因子Ⅸ缺乏症)成年患者的治疗。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在血友病B基因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血友病B是一种由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或缺陷引起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长期以来,患者主要依赖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或凝血因子IX替代治疗,需终身频繁接受静脉注射。这种传统治疗方法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痛苦和生活不便,还伴随着感染、血栓等风险,同时高昂的治疗费用也让患者家庭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
波哌达可基注射液的获批,为血友病B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治疗选择。该药物采用工程化改造的嗜肝性rAAV载体,可将含优化的人凝血因子IX基因递送到患者的肝脏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基因转录系统持续表达人凝血因子IX,并将其分泌到血液中,发挥促凝血活性。临床研究显示,波哌达可基注射液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治疗后患者年化出血率显著下降。
所院张磊教授团队自2019年起牵头发起波哌达可基注射液的临床研究工作。2019年,团队开展了单中心、单臂、探索性研究(NCT04135300),评估单次静脉输注波哌达可基注射液在中国血友病B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22年,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血液病学》。2024年,3-4.5年长期随访数据在第32届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大会(ISTH)上公布,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平均FIX活性显著提升,年化出血率大幅降低,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2021年,张磊教授团队又牵头发起多中心、单臂、III期临床研究(NCT05203679),进一步评估中重度血友病B成年患者单次静脉输注波哌达可基注射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24年12月,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在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发布,再次证实了波哌达可基注射液的卓越疗效和安全性。
张磊教授表示:“传统疗法需要患者频繁进行静脉注射,且因子水平会随着外源性凝血因子的半衰期而波动,部分患者还会面临产生抑制物的风险。波哌达可基注射液的获批为血友病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希望。患者通过接受单次给药,有望告别需要终身频繁静脉注射的困境,使血友病的治疗目标进一步提升。”
作为国内血液学研究的领军机构,所院始终引领我国血液学领域的前沿发展。依托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血液与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平台的优势资源,在血液系统疾病诊疗和研究方向持续深耕,产生了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 波哌达可基注射液的成功获批,展现了所院临床科研团队在出凝血疾病领域的强大实力和突出成绩。未来,所院将继续发挥国家队使命担当,推动医疗技术的革新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共创健康美好的未来。
供稿:血液病医院
编辑:戴申倩